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嬰幼兒或孩童的過敏反應,發作時搔癢難耐除了影響睡眠及學習,也易因不停搔抓而使得皮膚破皮而容易感染。在治療上目前沒有可以完全根治的方法,常用外用藥膏或者抗組織胺藥物來減緩症狀,由於病程長且反覆所以常常讓成病患及家長傷透腦筋。
中醫中和異位性皮膚炎相應的病名有四彎風、奶癬、乳癬等,常見的病因有先天稟賦不足,父母或其中一方有過敏性體質,容易被外界環境誘發過敏反應;飲食偏食,愛吃燒烤炸辣零食等,使濕熱蘊積體內;外界環境影響如溫濕度、空氣汙染、粉塵、食物等都容易誘發誘發過敏反應。
中醫在臨床上異位性皮膚炎的證型分類大致上可分為: 濕熱型、血熱型、肝脾虛型、血燥型等。每個時期所呈現的證型也許會不同,例如濕熱型較常見於嬰兒時期,而血燥型則較常見於成人,選擇治療藥物也會有所不同。有些病患會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呼吸道過敏症狀,此時通常會先治療呼吸道疾病在著手處理皮膚問題,相對於西醫則有較多種治療方法,也較能從根本上改善過敏情形,但應選擇諮詢有合格證照中醫師,切勿自行服用來路不明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