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病就需夏治,神奇有效的三伏貼!

你是否時常看到中醫診所外頭,掛上一抹紅色的布條,上面寫著「感冒也可以看中醫」、「今年三伏貼療程開始」呢?沒錯,現今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中醫來治療常見卻難纏的病症,原因相當簡單粗暴,就是有效!尤其諸多療效都經過諸多科學驗證;近期更有研究顯示,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,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%以上!

那什麼是三伏貼呢?
根據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理論,夏至以後七、八月間的三伏天,即「初伏」、「中伏」與「末伏」這段期間,是一年當中天氣最為炎熱的時候,也是人體陽氣、氣血最為旺盛、皮膚毛孔處於開泄的時候,此時最有利於藥物滲透、祛除邪氣。這時候,利用具有辛溫、溫陽、祛寒、逐痰等功用之中藥製作成藥膏,針對身上的特定穴位進行「貼敷治療」,也就是所謂的三伏貼,最能激發人體陽氣、趨除寒邪、改善體質、調整臟腑功能,以及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。特別是針對一些難以對付的慢性疾病、換季症狀如過敏性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手腳冰冷循環不良、氣喘、慢性支氣管炎等,或是容易感冒的體質,頗收奇效。

何謂三伏天?
古人把炎熱的天氣稱為「伏天」,意思就是初生的陰氣(夏至是全年陽氣最盛的一天,過了夏至,陰氣開始慢慢滋生),受到強大的陽氣壓迫而藏伏於地下,因陽光炙熱,人畜伏藏,故約伏。

也因為陽為火,火旺則金藏,所以金藏之日也為伏日。天干之中的庚為陽金(註釋1),因此伏天就是庚金伏藏之日,所以就有了「夏至三庚入伏」的說法,也就是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就為初伏的開始。

至者,極也。夏至就是夏天中的夏天。夏至這天就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長,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,但實際上,卻還不是最熱的時候。隨著每天白天大量吸熱夜晚少量散熱的累積,大概持續20多天達到峰值,天氣就來到最熱的三伏天。

由於天干有10個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,比如庚子日、庚寅日、庚辰日等。夏至開始,數到三個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。由於夏至與第一個庚日之間的天數每年都不一樣(一年365天,天干地支則有60種組合,無法除盡),所以計算上每年三伏天所落定的正確日期也不同,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必在夏至與處暑之間。

註釋1:依照十天干陰陽來分:甲木為陽,乙木為陰;丙火為陽,丁火為陰;
戊土為陽,已土為陰;庚金為陽,辛金為陰;壬水為陽,癸水為陰。庚金為陽,也就是庚為陽金。

今年2023年的三伏天是哪幾天?
三伏天,一伏是十天,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,為第一伏、初伏的開始。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,天氣都十分炎熱,特別是中伏的十天(有時候是二十天),尤其是熱。此規律更加應驗了「冷在三九,熱在中伏」之說。

| 初伏:2023年7月21日~2023年7月30日
| 中伏:2023年7月31日~2023年8月9日
| 末伏:2023年8月10日~2023年8月19日

節氣時間:
| 夏至 2023年06月21日
| 小暑 2023年07月07日
| 大暑 2023年07月23日
| 立秋 2023年08月08日

夏至逢庚日,必有四個伏
在三伏之中,初伏和末伏是固定的,從夏至到小暑到大暑再到立秋,共有三個節氣的時間,大約是45天,也是固定的。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就為初伏的開始,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。但如果在立秋之前還能遇到一個庚日,那就會多出一個中伏,也就是中伏有20天。


三伏天灸療法之適應症
新冠確診後遺症、過敏性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反覆感冒、過敏性咳嗽、腸胃消化不良、天氣變化則發筋骨關節痠痛、水腫、寒濕性體質引發的痛經不孕、因脾胃虛弱引起生長發育遲緩、蕁麻疹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氣喘、體質虛弱、容易反覆感冒、手腳冰冷循環不良、婦科疾病。

三伏貼常見藥材
甘遂、白芥子、細辛、延胡索、丁香、薑汁等

三伏貼常用穴道
一般選擇頸背部上面的穴道,主要以定喘、風門、肺俞為主。其他像是大椎、大杼、膏肓、心俞、膈俞、脾俞、厥陰俞、腎俞等穴位也相當適合。而在初中末伏這三次敷療中,輪流取用上述穴位,每次大約敷貼三至七個穴位為原則。同時,也因應個人體質不同、狀況不同,而有不同取捨。

三伏貼之禁忌
咽喉腫痛者、發高燒、心肺功能不足、感染性疾病,如肺炎、皮膚易敏感、過敏者、懷孕婦女、2歲以下小孩、腎虛腰痛

三伏天灸療敷貼後注意事項
敷藥 4 ~ 8 小時後即可將藥膏撕去,切勿超時。
敷藥後皮膚立即出現癢痛劇烈者,請立即撕去敷療藥膏。
忌食辛辣、油炸、生冷,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及菸、酒。
敷藥當天宜洗熱水澡。